一場連綿的秋雨過后,陜西省西安市外環高速公路南段7標段很快復工,路基上車輛穿梭,一片忙碌景象?!斑@段路基填高4米,由于采用了建筑垃圾填筑,施工幾乎不受雨天影響,不僅增加了有效施工期,還節省了工程造價?!?標項目經理魏振國介紹,西安市外環高速公路南段把經過專門處理的建筑垃圾用于路基填筑、邊坡防護等,可消納建筑垃圾1100萬噸,減少建筑垃圾消納占地約6000畝,減少土地開挖3000多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000萬立方米瀝青網sinoasphalt.com。
此前,已經通車的西咸北環線高速公路共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約600萬噸,產生經濟效益10億元。建筑垃圾在高速公路上得以重獲新生,離不開陜西交通運輸行業多年的科技攻關和工程實踐。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印發《公路工程利用建筑垃圾技術規范》(簡稱《規范》),自11月1日起施行。作為公路工程行業推薦性標準,《規范》日常解釋和管理工作由主編單位陜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這也基于該企業多年來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成套技術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克關鍵技術 編制11項地方標準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建筑垃圾總量與日俱增。據統計,全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超20億噸,其綜合利用率不高。建筑垃圾的妥善處理和再生利用成為城市發展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2013年,陜西交通控股集團(原陜西交通建設集團)決定開展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綜合利用研究,組織眾多科研院校及國內知名專家多次論證研討后,確定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公路工程中規?;C合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總課題,并列入2013年度交通運輸部建設科技項目,下設10個子課題進行系統研究。
課題所依托的實體工程西咸北環線項目全長122公里,75%的路基為填方路段,加工生產的約600萬噸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應用于路基填筑、特殊地基處理、路面基層、小型預制構件等,開啟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大規模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先河。
經過多年科研攻關,課題組編制了建筑垃圾路用地方標準11項,攻克了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其中多項成果為全國首創?!拔覀兪状蜗到y地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填筑路基的設計、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標準,形成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和濕軟地基的設計、施工技術;首次將磚混類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用于高速公路基層中并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指標和標準;開發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確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替代率,提出了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產低標號混凝土技術,首次在高速公路非承重混凝土預制構件中應用?!闭n題組成員、西安公路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希娟說,結合所依托工程,課題首次系統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大規模應用的行業規范、預算定額、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建議。
西咸北環線項目通過把建筑垃圾變廢為寶,恢復垃圾場占用土地3000畝,減少土地開挖面積1500余畝,節省生石灰17萬噸,節約燃煤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00多萬立方米,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通車6年來,西咸北環線項目采用建筑垃圾填筑的路段路況良好。
多次論證 推動行業技術規范出臺
篩分出的大粒徑(8至24厘米)建筑垃圾再生塊料代替傳統的沙礫或漂卵石,應用于軟土地基處理;路面基層、底基層集料中分別摻配不同比例的建筑垃圾再生粒料替代碎石……在西安繞城高速公路擴能工程和外環高速公路南段,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應用于不同部位,其設計、施工、檢驗、驗收等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和規范。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成套技術在陜西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已臻成熟,也為《規范》的編寫、出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之前因為沒有這方面的行業標準,影響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在交通領域的全面推廣。一些省份都是小范圍試驗應用,或者用在小型預制構件、邊坡防護等,但建筑垃圾大宗消納主要是在路基填筑上?!薄兑幏丁肪帉懡M成員孫滿成說,《規范》出臺是行業的期待,對于完善建筑垃圾應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是社會的需要,尤其在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后,是公路行業踐行綠色交通、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
《規范》的調研、編寫歷時兩年,經過專家組和全國各省廳的多次討論、修改,最終明確了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分類,明確加工生產方式和技術指標,規范其應用范圍;規范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公路工程中應用的設計方法和指標要求;明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特殊地基處理、路基填筑、路面基層、混凝土工程中應用的技術要求、施工工藝流程、檢測評定標準。
“出于環??紤],《規范》還對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應用的環?;疽筮M行規定,明確了不同施工階段的環境監測要求和方式,規定其環保技術指標以及要求?!毙煜>暾f。
從探索到推廣應用,再到推動行業技術規范出臺,陜西交通人為建筑垃圾從廢棄物到筑路材料的變身蹚出了一條“綠色之路”。